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一到高三這12年的時間裡都得拼命追趕著各科進度,被迫背著背不完的書、寫著寫不完的功課、
考著考不完的試、爬著爬不完的評量與補著補不完的習….,再加上甚麼全民英檢、拍普英檢、學測作文分數拉高比重
…等等所創造的扭曲惡補怪象,那孩子們又得拿甚麼時間來學習自理?拿甚麼時間來磨練生活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一到高三這12年的時間裡都得拼命追趕著各科進度,被迫背著背不完的書、寫著寫不完的功課、
考著考不完的試、爬著爬不完的評量與補著補不完的習….,再加上甚麼全民英檢、拍普英檢、學測作文分數拉高比重
…等等所創造的扭曲惡補怪象,那孩子們又得拿甚麼時間來學習自理?拿甚麼時間來磨練生活能力?
多數家長面對特殊孩子,常未深入了解,一味循一般學程走,不僅增加孩子痛苦,親子間衝突也不斷;孟瑛如說,世界上有超過1500種行業,行行都有狀元,有些行業是家長無法預期的,可能孩子更適合。
「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事」是必要的尊重」孟瑛如說;當然,也要支持鼓勵孩子保持「韌性」,堅持做最好的自己。
徐俊相也不忘鼓勵學生挖掘自己的夢想,有一位教授曾經告訴他沒有所謂的「四年專業」,假如把一百二十八學分集中在禮拜一到六,一、兩個月就可以上完所有課程,又有甚麼四年專業呢?只要順應自己的內心,就能靠自身找尋方法學習,最後也會找到人生的方向。
「敢飛就有天空,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這是徐俊相的座右銘,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勇敢追夢,不用招蜂引蝶地攀附貴人,只要鍥而不捨地學習與磨練,隨時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就能當自己的貴人,而追夢,也就永遠不嫌晚。
理財專家黎祐任建議,父母給孩子零用錢,一開始最好依需求分次給予,等孩子建立規畫用錢的習慣後,再改採每周或每月方式,另外,家長也盡量不要以金錢鼓勵孩子考好成績,否則容易給孩子「有錢就能要求別人」的錯誤價值觀。
兒盟呼籲父母應從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消費,讓孩子學習比價、規畫,多和孩子討論用錢的方式,協助孩子清楚記下每筆金錢使用,尤其在春節期間,更需教導孩子如何妥善使用壓歲錢。
敏於事慎於言,多說無益。平時一定要管好嘴巴,否則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
講話不要只顧一時痛快、信口開河,以為人家給你笑臉就是欣賞,沒完沒了的把心裡的話都講出來,
結果讓別人徹底摸清了底細,還偷笑你。
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許有更好的解決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學會換位思維,
特別是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千萬要學會等一等、看一看,靜觀其變。
很多時候不但麻煩化解了,說不準好運也來了。
把複雜的事情儘量簡單處理,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複雜化。掌握辦事效率是一門學問,控制好節奏很重要。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要參與評論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了。
所謂蓋棺定論的道理很簡單,就是有人操之過急。誰也沒有理論依據來介定好人與壞人,說白了就是利益關係的問題。
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遊戲規則,小偷也清楚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偷的。
所以說做事情萬萬不可做絕,落井下石的事絕對不要干,給別人讓出退路就等於給自己掃清障礙。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背後算計你的小人永遠不會消失,這是中國特色。
小人不可得罪,同樣小人也不可饒恕,這是萬世不變的真理。
對小人要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惹著小人就等於惹了麻煩,天底下多數小人惹不起。
古往今來,哪個朝代都有小人,只能敬而遠之。
就算家財萬貫,生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倆眼一閉,剩下的錢你知道誰花了?冤不冤?
這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
愛你是有原因的,不要問為什麼,接受的同時要用加倍的關愛回報。
但是千萬不要欺騙別人的感情,哪怕你對人家沒興趣,哪怕人家有缺點,這是你用錢買不來的財富。
記住:輕視別人付出的情感就等於蔑視自己,玩物喪志,玩人喪德。愛,是一種美德.
當面誇獎你那叫奉承,說的再難聽些叫獻媚。你可以一笑而過,就當什麼也沒發生,也許不久就有求於你。
對於那些當眾誇獎你的人,就疏忽不得,也許你轉過身去,他就會用指頭戳你。
掌握一條原則:除非你是評審,不然逢人多貶自己,也少誇別人。
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壞心情是想不開時折磨出來的,其實現實並沒有你想的那樣糟糕。
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要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就需要一種胸懷。
緣分雖然有好壞,珍惜好的,也不要排斥壞的,擦肩而過也是緣份。
全世界近60億人口,碰上誰都不容易,所以遇到惡緣,也要試著寬容,給對方一次機會,不可以一上來就全盤否定。
但更不要讓家庭的糾紛影響事業,這樣做很不划算,家人和事業都受影響,甚至損失。
尤其是男人,要善於扛起責任,男兒有淚不輕彈,要把眼淚嚥下去。
待人接物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老把自己當人物、當領導、當富翁,自以為是情聖,老是自我感覺良好…
即便真是小有作為,也要謹慎,要虛懷若谷,要大智若愚。
其實人的最終結局都是一樣的,只是你把自己看複雜了。俗話說的好:千萬別把自己當回事…
騙你一次的人絕不會放棄第二次騙你的機會,對騙子不要抱任何幻想。
靠貶低別人提高自己的身份,結果就暴露自己的無知與貧乏。你需要良好的素質和淵博的知識,讓騙子不敢靠近你!
該忘記的一定要徹底忘掉,該斷絕的一定要徹底斷絕,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你共度一生的真心朋友的,
和一個滿口謊言的騙子永遠沒辦法知心深交,早發現早放手,萬萬不可對他/她再抱有任何一絲絲幻想了,
否則到頭來受傷最深的還是你,受傷後沒有人會同情你,你只會換來一句「活該」!早發現早放手,你會更快樂!!!
作為女人,不要以老賣老,認為事業跟自己沒關係,以為自己就是洗衣服,做飯,看孩子,那就是大錯特錯。
至少飲食方面不能太隨便,多吃番茄、海鮮、韭菜、香蕉,都是對男性健康有益處的食物。
空閒時間不要經常上網做無聊的事和玩一些沒有意義的遊戲,
讀點文學作品,學習一些企業管理,國際時事,法律常識。這能保證你在任何聚會都有得聊。
頭髮,指甲,鬍子,打理好。社會是個排斥性的接受體,這個星球所需要的藝術家非常有限,請不要冒這個險,就算你留長頭髮比較好看,也要儘量給人幹淨的感覺。
寧可錯殺一千次來自各方面的信息,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成功的機會。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去買後悔藥。
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沒有必要告訴其他人。成功之後不用你說,其他人都會知道的。這就是資訊時代所帶來的好處。
精采原文在這裡>> 一生不想窮,請你花幾分鐘記下來!(不論你是男是女必看,受用無窮!) - 溫馨勵志圖文 - 優仕網共產檔 http://share.youthwant.com.tw/D32015654.html
面對這麼多挫折與荒謬,柯文哲會如何自處?
他說:「面對挫折不是最困難,最困難的是,面對挫折打擊都沒有失去對人生的熱情。」
他以此自勉,希望自己一直堅持下去。
1)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在愛的世界裏,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2)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不要因為寂寞愛錯人,更不要因為愛錯人而更加寂寞了。
3)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有個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沒有懂你的人,就自己懂自己。
4)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好朋友是應該相互欣賞的,而不是相互利用的。
5)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飯 應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凡事都有個過程。不要整日疲於奔命,應該活得從容。
6)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光從容還是不夠的,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下自己,讓平淡的日子亮起來。
7)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有時候甚至沒有對錯。您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 許是對的。而您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擺脫和拋棄的。
8)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生活質量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珍饈美味、杯晃交錯間如果掩映的是爾虞我詐,則遠不如“三五知己坐,淡茶話家常。”
9)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淡一些、諒 一些、忍一些,會使我們的心寬一 些、和一些、暖一些。
10)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對待父母再不可做薄養厚葬的傻事了, 他們那一輩人受的磨礪太多了,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的良心。其實大多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需要你的榮華, 每周打1個電話或問他們一個年輕時的故事,然後耐心地聽他們講完,他們就很知足了。
11)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地位和榮譽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您的修養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東西。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裏未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悶的是一盞極品龍井。
12)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事業有成時要珍惜自己的身體,事業無成時要讓自己更健康。
13) 如果你四十幾歲了,就該明白:您的生活應該是淡定、從容、健康而幸福!
1、人在的時候 ,以為來日方長什麼都有機會, 其實人生是減法, 見一面,少一面。
2、別人怎麼看你, 和你毫無關系, 你要怎麼活 ,也和別人毫無關系。
3、面子到底多少錢一斤,我們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4、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5、不聞不問不一定是忘記了,但一定是疏遠了,彼此沉默太久就連主動都需要勇氣。
6、不要在心情糟爛差的時候, 用決絕的話傷害愛你的人。
7、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有時候,錯過了現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8、用心甘情願的態度,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9、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
10、有時候,我們明明原諒了那個人,卻無法真正快樂起來,那是因為,你忘了原諒自己。
11、一個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著,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可以沒有愛情,沒有名牌,但不能沒有快樂。
12、其實,人都是很賤的,愛你寵你的人你不稀罕,對你冷若冰霜的卻是窮追不舍。最後搞的遍體鱗傷的還是自己。
13、不要的東西, 再好也是垃圾。
14、如果你沒瞎, 就別用耳朵去了解我。
15、真正的牛逼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患難的時候還有多少人認識你。
16、那些不需要解釋的事情, 從你張嘴那一刻起 ,你已經輸了。
17、很多人闖進你的生活,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後轉身離開。
18、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
19、人生煩惱就12個字: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
20、女人沒魅力才覺得男人花心,男人沒實力才覺得女人現實。
21、慢慢的,長大了,卻感覺變沉默了,懂得多了,卻不快樂了。
22、明明不是陌生人,卻裝的比陌生人還陌生。
23、跟自己說聲對不起,這些年一直沒學會愛自己。
24、在乎才會亂想,不在乎連想都不會想。
專家建議:嬰幼兒3歲以前不記憶,5歲以前不認字,9歲以前不學外語
正常的教育方式應該是3歲以前不記憶,5歲以前不認字,9歲以前不學外語,意思是這些能力都不需要家長去刻意地教授、刻意地給孩子灌輸,這些都是根據孩子的發育規律制定的。
比如9歲以前不學習外語,是因為這個階段孩子是通過母語來學習思維能力的,如果刻意地讓他學習外語,語言能力是發展了,但是思維能力也不能正常發育了。
認識自己的必要
美國人21歲一般都比中港台同齡者成熟,對自己的了解也比較深,但這並不表示說台灣學生的潛力不足,而是人格的發展上,台灣年輕人踏出去的腳步比較慢。
台灣年輕人喜歡讀研究所、晚入職場,所以很慢才感受到美國高中畢業生的心情:那是第一次要了解不在家的時候,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社會要扮演什麼角色?想參加什麼團體?人生怎麼過不會浪費?
我在台灣有機會見到台灣優秀的高中生,去年見了一群建中、北一女、中山的學生,他們都想申請到香港讀大學。
最有趣的是家長都陪著來,而且讓我震驚的是,學生自我介紹時,父母已開始說:「不,你應該說這個」或「不不不,他不喜歡鋼琴,他是要做商的、要當醫生的。」結果孩子們就不說話了。
孩子們為什麼不說話?
我覺得這些年輕人不是消極地不表達,只是沒辦法控制這些父母。當我請父母到外頭等待,忽然間,學生變得非常積極踴躍發問:在香港讀書,容易交朋友嗎?畢業後能留下工作嗎?台灣人在那裡有什麼優勢?有些問題都比父母好很多。
父母都希望小孩子有一個certain future(確定的未來),但現在最需要的人格特質是要有冒險精神,因為世界改變太快。面試時,除了人格特質、專業技巧,我們也重視熱誠跟興趣。這一點,在台灣也是很被壓抑的。
媽寶社會 父母的一廂情願
不試著冒險或走出去發展,也是因為台灣很舒服。
很舒服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大學愈來愈多,這是一個先進國家應該做的,像香港、美國大學畢業生都超過3成,在先進國家這是一個必然現象。但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這麼多,經常沒得到適合社會需求的培訓,結果讓學生畢業後非常失落。
第二個原因,是台灣社會太保護下一代,擔心孩子沒有得到所有優勢。所以我看到在身邊親戚朋友都是,有能力的父母,會一廂情願地滿足下一代。
年輕人不一定要找薪水最高的,但要能建造一個更美麗、更美好的未來;我覺得下一代要有正確的觀念,要做負責任的公民、有企圖心的領導人。
台灣一定要鼓勵年輕人,多往外看,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回來,創造回來的願景。畢竟,像台灣這麼美好的地方是很少的。
學習 40%技術 40%品格 20%英文 嚴長壽
意思是,如果你要擅長某件事物,你必須要付出至少一萬個小時。
「我的外婆是一個另類的媽媽,她用放牛吃草的態度教育子女,但子女卻一個比一個優秀!」談起外婆莊美秀,陳文茜的語氣裡,滿是對一位新女性典範的崇拜,外婆當年就有森林小學教育概念,她讓陳文茜從小就懂得做自己,激發出才女的潛能與性格。
你很有錢,但你值錢嗎?
●傅彪比你有錢,換了二次肝還是走了。
●梅艷芳比你有錢,請得起國內外的任何專家,宮頸癌還是把她帶走了。
●陳曉旭比你有錢,從乳腺增生開始到乳腺癌,也沒能留下!
●王均瑤比你有錢,35億也沒有換到一寸健康的腸子,直腸癌把他帶走了!
●北京同仁堂的董事長張生瑜比你懂醫術,突發心臟病逝世!年僅39歲。
●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去世,年僅37歲。
﹝八句真實話﹞
1、別將壓力看成動力,透支身體,累壞自己。——特傻!
2、別忘身體乃是本錢,沒了健康,無法享用人生所有的樂趣。——特虧!
3、別將名利看得太重,浮華過後最終都是過眼雲煙。——特真!
4、別以為能救命的是醫生,其實是你自已,養生重於救命。——特對!
5、別以為付出就有回報,凡事只有不計回報,方能踐行以德報怨。——特靈!
6、別以為官比百姓強,都要退休,最終都是百姓。——特準!
7、別忽視了和你有緣的人,等繁華過去,你才明白很多人會離你而去,知己難覓。——特悔!
8、別以為問候會是打擾,常發微信給你的定是心裏有你的人。
【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作者 : 吳念真
我其實很訝異,這一代五、六年級的父母還會和孩子關係疏離。我跟太太說,我們要當兒子的朋友,像兄弟一樣沒大沒小,這樣他就不會怕你。也許這樣會比較好溝通,不會出問題。
那時我說,若是有一天兒子失戀了會跑回來抱著我們哭,那我們就成功了。果真,他國二、國三第一次失戀,晚上兩、三點跑來我房間抱著我痛哭,一方面覺得很心疼,一方面也很高興真的做到了。
這些孩子信中都在講父母親。「我數學不好,被爸爸罵得很慘,但我國文很好啊,他為何不稱讚我的國文?」或者,「爸媽很勢利,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
天啊!他們的父母親應該小我二十歲,但為什麼都還不能跟孩子溝通?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阿公。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同樣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
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吳導聲音很平和,完全沒有怒氣)。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你有聽過我跟阿嬤這樣大聲講話嗎?」
和兒子之間少有衝突
唯一一次很嚴肅跟他談是他小學一、二年級時。他那時成績很好,老師特別安排一個成績比較不好的坐在他旁邊。那位老師很好,有一天他打電話來說,兒子做了一件讓他非常驚訝的事,看我要不要跟他談一談。考試時我兒子舉手告狀,「老師,他偷看」。老師告訴那個孩子,考試不可以偷看。第二次吳定謙又舉手說同學偷看,老師告誡後那個同學還是偷看。兒子竟然把答案全部擦掉寫錯的,讓同學抄,抄完再快速改為正確答案。
我嚇一跳,這很奸詐,這是大人之間都無法原諒的事!我問兒子為什麼?他說:「這樣不公平!」我們的教育讓孩子這樣重視分數!我跟他講很長的故事,講當兵時,有錯誤發生,會有一個人出來承認犯錯,一個人承擔。這個人最後會被大家尊敬,這叫義氣。這是唯一一次我認為他做錯事跟他長談。
我很清楚小孩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他們經歷的不是我們能懂的。父母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我兒子從小成績很好,有一次數學卻考七、八十分,老師寫聯絡簿說,數學要多加強。我太太就罵他:「你數學要多加油。」我把太太叫到廚房,問她:「你數學有沒有很好?」她說:「很爛!」我說:「我也很爛啊!大學聯考才考十.一八分!」我們這麼爛,怎能要求孩子好呢?所以我很認真跟太太談,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不要叫孩子替我們去完成。父母要孩子長成什麼樣的人,自己要先做成那樣的人才行。
你不能決定他的前途,你不能叫他去念什麼系,只因為你認為從那系畢業會找到什麼工作。讓孩子自己去決定,以後他比較不會怪你。我兒子大學時只填兩個系,社會系和戲劇系,我要他說服我(那時,我心裡已經在想,我和太太老後要吃自己、沒人養了!)他說念社會系可以跟很多人在一起,協助他人、了解這社會。念戲劇系可以跟很多人一起工作,而且可以安慰很多人。他是真的有想過。
他後來念了台大戲劇系,他大學畢業那天,跑到我書房:「爸!你從今天起不用給我零用錢了。」我站起來跟他道謝:「從今天開始,你是獨立的個人了,謝謝你,成長過程沒有給我找麻煩。」
我們的小孩很寂寞,慢慢無法跟人溝通,很多辛酸不知跟誰講。小孩一旦不會講,就動武,不是語言暴力、想法暴力就是行為暴力,只要讓孩子有機會傾吐、抱怨就好。有人可以講、敢去講心裡的事,比把英文念好還重要。英文念好,只會出現一些自私的渾蛋而已。
小孩的教育,就是父母親必須創造一個自己可以掌握的空間,然後放手看著他們去失
敗、去跌倒,在經過失敗與挫折後的他們,才能夠一輩子真正瞭解父母口中的道理!
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父母與嬰兒從最初的互動開始,不斷刺激孩子去了解與關懷他們周遭的人事物以及生活的社區和世界,慢慢建立起來的。孩子必須用感官,而不只用理性去判斷憤怒和愉快的區別,也就是親自體嘗這些情緒發生在他身上的滋味。
同理心是優秀子女的一大特質,也是最難培養的一項能力。雖說建立人際關係是所有孩子天生的需求,但他們需要大人的示範與鼓勵,才能萌生同理心。這是個複雜而漫長的認知及情緒發展過程,有賴父母從旁協助,只提醒子女善待他人,是不夠的。
關切孩子的感受,讓他知道你了解他正受到某些情緒的干擾,他就明白自己不孤單,因為有你的支持。告訴他,他有理由覺得生氣或沒面子,每個人也都會有這些感受。慢慢的,他學會包容自己的情緒,將來才能體諒別人的心境。
父母可以這樣做
1. 體諒子女的感受;得到父母體諒的孩子才會體諒別人。
2. 幫助子女了解和表達他們的感受,容許他們流露各種情緒。
3. 用臉部表情和說話口氣,明確表達你的感受,以幫助子女體會別人的感受。
4. 鼓勵子女比較自己跟別人的感覺,從中體會別人的感受。
5. 讓子女安心的體驗各種情緒狀態,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
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空間。
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電腦的硬碟!
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不會主動思考了。
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稚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
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